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——八项规定推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5-07-12

  话音刚落,现场瞬间活跃起来。◆★■“修了有啥好处◆■■◆■”“路从哪走”……大伙你一言我一语,关切的问题接二连三。

  如今★◆■,在学习教育中◆■■★★,两江新区政务中心更是下足了功夫。通过开设“政务大讲堂”★◆◆★,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意识;狠抓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“门好进、事好办★★◆”。两江新区龙盛新城政务服务分中心政务服务专员孟邦辉说★◆:“只有让大伙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,学习教育才算落到实处■■。我们要持续深化‘高效办成一件事’改革,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。■★◆■”

  每到夜晚,这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——下层,机动车呼啸而过;上层,非机动车穿梭往来★■★,上下分流,秩序井然■■◆■★★。

  大家一起动脑筋★★■★■★,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:最右侧机动车道“变身”非机动车道,每日23时至次日5时,专门开放给非机动车通行。没多久,上海首条能走电动自行车的越江隧道开通了。

  ◆■◆■★“电动车进楼不安全,能不能设个集中停放区■■”“要是有个便民服务角就好了,放些雨伞、急救箱■■”……走进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社区的居民议事厅◆★■■,讨论正热烈■★◆★★■。

  驻村工作队队长康果平从兜里掏出设计图说:“产业道沿着河修,3米宽■★◆■,三轮车★■★◆★◆、摩托车都能过■★;机耕道窄一点,一米八宽,直通田间地头★■■◆■。”

  ◆★◆◆◆■“微改造■■◆”◆■■◆★★,改造的是道路,连通的是人心★◆■★★■。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上海市党员干部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◆■■■,不断优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手段,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加具体深入。

  虽然复兴东路隧道本身具备双管双层的设计,有改造基础,但出入口外的★■“禁非”路段成了改造难点。这可咋办?

 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积极用好线上线下建议征集网络,将征集触角延伸至社区、园区、校区。■■“人民建议◆★◆,就是我们决策的锦囊妙计★★■★。我们要不断努力,把群众好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金钥匙。■◆”上海市信访办◆◆、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盖博华说★◆★★。

  ◆★■“老朱问在了点子上★★◆■■◆。”乡驻村干部周明华说,“不能让大伙吃亏。青苗补偿参照市里的标准由村集体补★■◆★,同时■■◆★,村里的食用菌基地也优先招工!”

  ■◆■“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。◆◆◆★★”第二党支部书记高莲湘握着笔仔细记录,笔记本上清晰标注着居民诉求与对接部门。

  驻村干部何盛源说:■◆“路修好了,咱就能开小农用车上山下田。不用再挑着担子爬坡,年纪大的乡亲施肥也省劲!”

  站稳群众立场,铺就幸福坦途。如今,汝城县深入开展学习教育,县领导带头往乡下跑★◆★■■,带着党员干部去村里摸情况■★◆、解难题。汝城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明星说:“现在干部都爱往村里跑★■■★★★,说的是掏心窝子的话★■◆★★◆,干的是大伙念叨的事,事事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,‘半条被子’的温暖不断延续。”

  韩曙有一次和外卖小哥聊天◆■◆,听到小哥无奈地挠着头说◆◆★■:◆★★“活没跑几单,罚单倒吃了不少。★★◆★◆”深入了解后才得知,浦西商圈的夜晚热闹非凡,外卖小哥跨江接单时,最后一班轮渡早已停运,无奈之下只能冒险走隧道。

  国家级新区◆◆■★◆,企业云集■★。针对产业园区分散的情况◆◆■■,两江新区设立政务惠企E站,专员直接驻点,一对一盯着办,企业不出园区★■,大事小事都能办成★★。

  暮色渐深■◆◆◆,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五一村八组的老祠堂前,人声鼎沸。几张条凳围成圈■★★,里里外外40多人,一场热闹的★★■★“屋场会”开始了。

  过去“追着公章跑”、如今★★■★“围着需求转”,在两江新区,■★◆★★■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持续深化,政务服务专员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,用脚步提升服务温度,拉近与群众的距离◆★★■■★,暖心惠企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◆■★◆■。

  但是,最近在两江新区注册新公司,体验完全不同:◆■■◆◆“小陈主动上门指导,材料准备、文件格式全程帮忙◆■★■■。我一趟不用跑★■■◆■,营业执照就寄到了家!■★■■”

  很快◆◆■,一封饱含着市民心声的人民建议,被投进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信箱★■★★。在信中★◆,韩曙提出了“延时轮渡运营■◆◆★■”和“开放夜间隧道”的建议。

  “新增股东要啥材料?◆★■■★”★■◆★★“执照到审查阶段了,还需要多久◆★■■◆?”手机消息响个不停■■■◆,20多个企业服务群里,咨询问题接连弹出◆★◆。

 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的干部收到信后,第一时间联系了韩曙。他们仔细翻阅记录、深入开展调研、积极询问相关部门◆★■◆◆,将问题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清清楚楚。随后,上海市交通委和公安交管部门接过了推动问题解决的◆■“接力棒”■★。经过研判,最终确定将复兴东路隧道作为改造对象。

  驻村工作队◆★★★■■、乡村两级干部早已在此等候■■★■■◆。村党支部书记朱孝勇说:“这两年村里搞产业,大伙日子好了,但进山的路还是老样子,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两脚泥。今天咱就敞开了聊修路★◆!◆■■”

  在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如何将居民诉求化解在源头?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北京市委积极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、听民情■◆◆■■、办实事,提升“接诉即办”服务水平★■◆◆★★,办好群众身边的事,办好各项民生实事★◆。“这个议事厅敞亮又接地气◆★,坐着聊天就把事儿解决了◆★◆★。咱老百姓说的话,干部真放在心上!”居民翟阿姨十分认可党员干部的务实作风。

 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广大党员干部深学、细照、笃行,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■◆★★■■,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■■■★★★、干在一起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◆◆★◆★、幸福感■■◆★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
  为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,韩曙一连几天蹲守在外滩金陵东路、十六铺东昌路等轮渡码头。看到收渡前人们急匆匆的身影,韩曙感慨:“对于没有车的人来说,夜里过江确实太难了。◆★◆◆★”

  说起这些改变,新擎源启科技合伙企业的负责人石先生很有发言权。早年创业时,他四处奔波,挨个部门问政策■★,材料不对还得反复跑窗口。

 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■■。新时代以来■★◆★★,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不断加强作风建设,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从★■“要求群众去做事”,变成“给群众办事、做服务”,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“根本的变化★◆”。

 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像条银色纽带◆★◆■◆,一头连着浦西城隍庙的灯火,一头连着浦东陆家嘴的星光★■。

  这两年,从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,到下沉园区一线的驻点服务专员,陈炫桔深刻感受到服务方式的变化:“以前★◆■,坐窗口,等着企业上门找;现在◆■,出门跑,揣着政策找企业。为企业搞服务,就是要讲效率■■◆。”

  汝城县,正是◆★★★◆■“半条被子■◆◆◆■”故事的发生地。当年徐解秀老人说◆★◆■:“什么是◆★★■■?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★■,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。■◆★★”这句话到现在依然令人动容■◆★★◆。

  “这下顺畅了,拧把油门就过江了!◆■■”深夜里,骑电动车的◆■■★■◆“夜归人”纷纷为这条隧道的“微改造”点赞★◆★。